当前位置:热点 > 正文
张同学走红后日常生活被干扰 别让喜欢成为一种困扰
2021-12-06 09:41:24 来源: 红网

今年冬天,来自辽宁营口农村的视频创作者“张同学”走红网络,网友们在他的视频里看到了充满活力和趣味的北方农村生活。然而,“张同学”在短视频平台走红之后,视频中他的家也成了景点。张同学表示,自己目前面临着两难境地,既不能回绝粉丝的好意,又不想创作时间被过多侵占。面对每天来访的粉丝、媒体和合作者,张同学也在寻找一种平衡多方的最佳方式。(新京报 12月5日)

来自农村的红人被粉丝围观,“张同学”并不是第一个。近年来,“大衣哥”朱之文、“拉面哥”程运付,或因在主流媒体走红,或因被网络自媒体挖掘,都成了被围观的对象。所谓的“粉丝”大多是自媒体运营者,他们架起设备,有的穿着奇装异服,把“大衣哥”“拉面哥”放进自己的直播画面,从而吸引流量、博取眼球。这样的围观严重影响了被拍摄者的正常生活。“张同学”与前两者有同有异,他本身是一个视频博主,粉丝、流量对他来说是关键资源,但过多线下的围观却压缩了他的创作时间。据“张同学”自述,他拍摄一个段子需要的时间从一天变成了两天。

对于优质内容创作者,我们应当留给他们一片清净,别让张同学们在“高压锅”里拍段子。“张同学”的成功靠的是细致的镜头、富有节奏的剪辑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,如果让他每天在粉丝和合作机构的造访间疲于奔命,在各方压力中焦头烂额,恐怕张同学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,更不用说安静地“躺在炕上想段子”了。把拍摄“张同学”当作自己的财富密码、致富之匙,无异于杀鸡取卵,注定无法长久。过度地围观,只能是一种打搅——虽曰爱之,其实害之。

过度围观、无底线关注,正是当下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。在大众猎奇心理的作用下,一旦具有某种身份特征,或是有着某种特殊经历的人物被曝露在媒体上,便会引来大量围观,成为流量经济的“提款机”。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让这种围观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,也极大缩短了内容的变现周期和生命周期。其必然结果是,网红的走红和过气都越来越快。网红一批批地被生产出来,又一批批地迅速过气,如同“雪泥鸿爪”,未能留下更多优质内容;而大众的审美趣味和信息获取,在这个过程中,也不断趋向于低俗、浅薄、狭窄。

如此看来,像“张同学”这样,坚定地从生活中发掘美,拍出真实、接地气却富有艺术性的短视频的内容创作者,恰是这个时代的稀缺资源。我们不妨对“张同学”多一点耐心,也多一份平常心,不要把他置于猎奇的围观之下,还他更多创作时间和空间,为他拍出的优秀作品点赞,别让走红成为优质创作的终点。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迎来越来越多的“张同学”,让我们所热衷的短视频成为优质内容聚集地,也让我们社会和生活更加美好。

标签: 张同学 日常生活 粉丝围观 影响创作

责任编辑: jkl2